1月25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發布《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。根據《方案》,到2026年,我國將建設1個新材料大數據中心,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原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,具有資源能源密集、過程機理復雜、生產連續性強等流程性工業突出特點。近年來,我國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不斷走向縱深,部分行業龍頭企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但仍面臨對數字化轉型認識不夠、數字化轉型基礎差異大等問題。
《方案》提出了我國到2026年原材料工業數據化轉型方面的目標,到2026年,我國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將取得重要進展,重點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診斷評估,數字技術在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經營管理、市場服務等環節實現深度應用,生產要素泛在感知、制造過程自主調控、運營管理最優決策水平大幅提高,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此外,我國將建設1個新材料大數據中心、4個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、4個重點行業制造業創新中心、5個以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、6個以上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,推動行業發展。
在強化智能化基礎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要加強重點行業智能裝備、算力設施、模型算法的建設部署和推廣普及,為數字化轉型應用提供關鍵智能化支撐,包括加快無人運輸車輛、作業機器人、巡檢機器人、智能檢測裝備等新型智能裝備應用,推進催化、裂化、冶煉、熔鑄、均化等重大工藝裝備智能化改造升級。
綠色一直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,在綠色化發展方面,《方案》要求,各地要基于數字技術開展裝備及工藝流程優化升級改造,促進減污降碳、節能增效。同時,各地要推動企業建設碳排放管控平臺和重點產品碳足跡基礎數據庫,綜合運用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等技術開展碳排放計算與碳足跡追溯,促進低碳發展。
此外,要發揮數字化手段在綠色發展中的作用,例如各地要鼓勵建設環境管控平臺,基于5G、無人機、遙感、自動監控、機器視覺等技術,對生產、原燃料和產成品運輸、治污設施運行、污染物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、廠區環境質量等數據進行采集、分析和預警,實現環境智能化管理。
工信部等九部門表示,將加強原材料行業數字化轉型監測,組織定期開展評估,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、咨詢、評估等服務,同時,將在各地征集遴選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、典型場景、解決方案,探索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新業態、新模式、新路徑。
資料來源:工信部
|